永續環境保護
首頁 > 永續環境保護 > 溫室氣體管理
管理方針

中聯資源致力推動環境永續發展,自民國96年開始,即進行溫室氣體基線盤查,採用營運控制權法逐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並取得查驗證機構對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查證聲明書,作為中聯資源溫室氣體減量策略的參考。未來將依據盤查結果進一步遵循政府溫室氣體相關法令規定,持續推動有效的溫室氣體排放減量工作,為未來碳交易及企業碳資產管理預做準備。

產品碳足跡盤查暨第三方查證

中聯資源為持續強化碳足跡管理機制及產品標示,並積極參與整體產業鏈低碳轉型,民國111年依據ISO 14067:2018標準及環保署產品碳足跡管理要點,透過BSI進行碳足跡盤查作業,取得第三方查證證書,共計14類19項產品碳足跡及1項廢棄物處理服務碳標籤(註),以全面瞭解各廠製程及產品碳排情形,作為後續改善之方向。
中聯資源未來將持續強化產品品質及開發多元應用途徑,同時積極推動企業脫煤減碳、減碳技術開發及製程優化,為未來邁向2050淨零碳排奠定良好的基礎。

註:混凝土及水泥砂漿用水淬高爐爐碴粉、飛灰爐石粉、卜特蘭高爐爐碴水泥、新型高爐水泥、HSC301處理劑、瀝青鋪面用粒料、高爐石級配料、轉爐石級配料、鐵渣(煤灰礦泥拌和料)、轉爐石細料、礦物細料、鋁錐、鋁錠及人造螢石等共14類19項產品,及氟化鈣污泥物理處理服務之產品碳標籤。

溫室氣體盤查

中聯資源民國112年溫室氣體盤查外部查證已於民國113年03月20日經BSI依據ISO 14064-3 查證準則完成查證,查證意見為合理保證等級。

中聯資源溫室氣體排放,包括範疇一/類別1的直接排放與範疇二/類別2的能源間接排放兩大部分,其中溫室氣體種類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六氟化硫(SF6)、氟氫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三氟化氮(NF3)等;範疇三/類別3~類別6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經由重大性(顯著性)間接排放鑑別原則,鑑別出之盤查範圍為「3.1上游運輸和貨物配送產生的排放」、「3.2下游運輸和貨物配送產生的排放」、「4.1源自採購商品的排放」、「4.3固體和液體廢棄物處理產生之排放」。

民國112年合計共有13個溫室氣體盤查地點。採用『排放係數法』計算,類別1及類別2溫室氣體排放量總計134,636T-CO2e,直接溫室氣體排放計67,664T-CO2e(佔總量50.26%),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計66,972 T-CO2e (佔總量49.74%);類別3~6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9.2萬噸,報告邊界盤查範圍為類別3及類別4,其中類別4之固體和液體廢棄物處理產生之排放為自行盤查,民國112年造成破壞臭氧層之物質排放量為0。

1. 民國112年高爐石粉單位碳排強度
(碳排強度計算類別1及類別2,不包含類別3~類別6)
年度(民國)廠別
110年
111年
112年
說明
南部研磨廠A工場碳排量 (T-CO2e)
37,267
37,313
31,276
中聯資源製程中,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之排放源為生產爐石粉所需之烘乾、研磨、選粉等流程,包含南部研磨廠 A 工場、B 工場及中部研磨廠,佔全公司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約 96.29%,平均單位碳排放量民國112年為43.19(kg-CO2e/T爐石粉)。因南部研磨廠燃煤轉換為天然氣相關設置工程,自民國112年5月起開始試車,並於民國112年10月取得高雄市環保局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證異動申請核准,民國112年共減少約11,767噸以上之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單位高爐石粉碳排放量較民國111年減少3.91 (kg-CO2e/T)。
南部研磨廠B工場碳排量 (T-CO2e)
44,919
45,686
40,480
中部研磨廠碳排量 (T-CO2e)
56,305
58,070
57,890
小計
138,491
141,069
129,646
高爐石粉產量 (T)
2,863,522
2,997,572
3,004,464
單位高爐石粉碳排放強度 (kg-CO2e)
48.36
47.06
43.15
中聯資源製程中,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之排放源為生產爐石粉所需之烘乾、研磨、選粉等流程,包含南部研磨廠A工場、B工場及中部研磨廠, 佔全公司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約96.35%, 平均單位碳排放量2022年為47.06(kg-CO2e / T爐石粉)。因進口水淬爐石含水率提高,導致單位能耗增加,但現場積極進行相關製程改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單位高爐石粉碳排放量較2021 年減少1.3(kg-CO2e/T)。

註:扣除外部代工約6,000 噸

溫室氣體排放盤查結果 溫室氣體排放量(噸CO2e)

民國112年每百萬元營業額排碳強度
年度(民國)區分
108年
109年
110年
111年
222年
類別1直接排放
(TCO2e)
70,736
74,778
74,253
75,599
67,664
類別2能源間接排放
(TCO2e)
71,712
71,191
69,176
70,807
66,972
類別1及類別2溫室氣體排放量總計
(TCO2e)
142,448
145,969
143,429
146,406
134,636
營業額(百萬元)
8,772.8
9,158.7
9,886.5
10,269.5
11,084.7
銷售排放強度
(T-CO2e/ 百萬元營業額)
16.24
15.94
14.51
14.26
12.15
類別3及類別4其他間接排放
(萬噸CO2e)
-
-
46.4
29.9
29.2
註:
1. 類別3及類別4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自民國110年開始盤查。
2. 民國112年較基準年(民國107)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021噸,減碳約5.62%。

2050淨零排放

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減碳及碳中和路徑圖)

短期目標
中期目標
長期目標
時間 民國114年 民國119年 民國139年
減碳目標 較民國107年排放量減15% 較民國107年排放量減25% 以達成碳中和為努力目標
減碳措施
  • 南部研磨廠熱風爐燃料煤炭改為天然氣
  • 2.汰換老舊耗能設備
  • 3.使用再生能源(綠電)>1%
  • 中部研磨廠熱風爐燃料煤炭改為天然氣
  • 2.深化能效提升,智慧分析控制
  • 3.使用再生能源(綠電)>2%
  • 將低碳熱風爐排放的CO2以CCS捕捉封存
  • 2.熱風爐燃料全數改為氫氣或其他無碳燃料
  • 3.全數用電改用綠電(光電、風電及其他再生能源)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溫室氣體抵換專案:
中聯資源依據「溫室氣體抵換專案管理辦法」向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提出「熱風爐以天然氣取代燃煤之燃料使用抵換專案」(專案編號:B0000323)註冊申請:

項次
時間
辦理事項
1 民國110年12月 溫室氣體抵換專案作業展開
2 民國111年9月 完成第三方(BSI)確證,取得「溫室氣體微型規模抵換專案查驗報告」及「抵換專案確證聲明書」
3 民國111年10月 依據「溫室氣體抵換專案管理辦法」向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提出註冊申請
4 民國111年10月~民國112年2月 完成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召開第1次及第2次專家小組審查會議
5 民國112年3月 經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溫室氣體減量成效認可審議會 第31次會議」審核通過
6 民國112年7月 註冊申請取得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核准函
7 民國112年11月 抵換專案計入期為民國112年11月01日~122年10月31日,10年總減量額度最高117,110 T-CO2e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暨抵換資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