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資源設置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以永續發展之角度監控氣候變遷所衍生之風險並制定因應之作法,並每年至少兩次提報董事會相關議題。
氣候變遷因應工作小組就各項氣候變遷風險進行討論並研擬相關因應作法,降低氣候變遷對中聯資源造成之轉型與實體風險,掌握氣候變遷衍生之相關機會,並整合各單位溫室氣體排放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其對應之管理行動詳如下表:
架構 |
管理行動 |
治理 |
-
環境永續組負責蒐集環境保護及工業安全衛生相關議題之指標資料,風險管理組規劃公司風險管理相關議題之方向與目標,各組由相關業務主管擔任組長,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以永續發展之角度監控氣候變遷所衍生之風險並制定因應之作法,並每年至少兩次提報董事會相關議題。
-
氣候變遷因應工作小組每年至少召開二次定期會議,並由各權責單位蒐集氣候變遷相關議題進行討論;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就各項氣候變遷風險進行討論並研擬相關因應作法。
|
策略 |
-
依循 TCFD 架構與 SASB永續會計準則,鑑別氣候相關風險機會,納入策略、財務規劃及風險管理機制、辨識財務衝擊影響,強化組織因應氣候風險之韌性及掌握氣候機會之規劃,並符合國內外相關規範資訊揭露之要求。
-
以財務量化之方式,建立企業因應氣候變遷風險機會之方法,持續進行分析與管控,瞭解、掌握氣候變遷對目前與未來營運狀況與資金流所造成之影響。
-
以 TCFD 指引之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等四大核心要素,持續強化組織與利害關係人之溝通議合能力。
|
風險管理 |
-
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風險管理組負責整體風險管理事宜。於辨識風險時,經由分析所處經營環境,並涵蓋各項業務與營運活動,對各項風險進行質化或量化之管理。各相關權責單位盤點及辨識可能風險來源時,同時考量外部及內部環境因素等面向進行評估。
-
將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短、中、長期時間區間定義,設定「0-2年」為短期、「2 -10年」為中長期並據此進行氣候風險與機會評估,原則每3年針對氣候風險機會,重新進行鑑別、評估作業。氣候風險類型包含轉型風險與實體風險兩大類別,其分別再區分為政策與法規、技術、市場、聲譽,及立即性和長期性。機會則區分為資源效率、能源來源、產品與服務、市場及組織韌性等類別。參與單位透過內部調查評估方式,鑑別因氣候變遷因素可能造成公司營運轉型及實體風險(共9項)與潛在可能機會(共7項),接著利用業務相關性、脆弱(風險因應/機會準備)程度及衝擊/貢獻程度三項考量因子,進行評估後繪製風險與機會矩陣。潛在財務影響超過1,000萬元/年以上,優先採取相關因應措施。
|
指標與目標 |
-
依據風險管理所鑑別出之高/中風險機會設定相關目標,以確保風險與機會受到關注與控制。
-
中聯資源各項產品均屬環境友善、低環境負荷之低碳產品,持續致力於節能減碳綠建材產品之生產,使爐石粉、高爐水泥等相關產品成為環境友善之綠建材,並遵循政府循環經濟政策,配合中鋼集團擴大推廣轉爐石細料、礦物細料及礦泥等,作為水泥生料使用,降低對環境負荷之衝擊。
-
每年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並委託第三方公正單位進行查證,以確保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正確性。
-
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每年持續運作並進行能源審查,發掘節能減碳機會,致力提升能源管理績效及能源使用效率。
|